结合地方实际需求,以传统学科为基础,近30年来先后开拓并深入开展了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分子生态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特色:针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主要造林树种和农作物的生理生态特点进行了研究。根据本区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突出了对植物水分关系的研究。围绕树木生理生态、林地水分循环、树木根系动态等问题,已在晋西北黄土区进行了20余年的野外定位观测试验工作。
研究优势:通过对柠条、海红和刺槐等10余种乔灌木树种的研究,以及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在树种综合抗旱性、人工林地水分循环和柠条细根动态等方面获得了一些既具有区域特色又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
本方向的研究工作始于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之时。随后连续承担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并承担了其它多项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发表相关论文70多篇(其中12篇SCI收录),近年来,在植物、微生物生理生态与分子生态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不仅为地方生态建设和农林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
学科方向带头人:王孟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