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为山西省高校中成立最早的研究机构,现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和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两个学科,其中生态学为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并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自然地理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人事部批准设立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队伍:
目前本所现有专职教师23人,兼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客座教授方精云院士、John P.Giesy院士、Karsten Liber教授等;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丹麦等国的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
人才培养:
已培养博士与硕士毕业生247名。现有在读博士生19名、硕士生121名。
科研条件:
本所具有良好的科研教学设施和条件,实验室、办公室和教室等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拥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233台(件),总价值820万元;中文藏书11852册,外文藏书2631册,中外期刊60多种,每年新增订各种期刊10余种。
学科建设:
坚持以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为研究特色,重点开展工矿区生态恢复重建、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荒漠化控制等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生态学有区域生态学、生理生态与分子生态学、数量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生态学四个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学有黄土高原整治、生态地理、区域规划与管理三个研究方向。并建立了庞泉沟生态试验站、平朔工矿区生态修复实验基地、右玉和五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控制实验基地。
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