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所概况    |   研究队伍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历史前沿   
  所在位置: 首页» 科研资讯   
  支撑平台 MORE
  精选论文推荐 MORE
  科学论坛 MORE
  学术期刊 MORE
   
 
 
科研资讯  
 
 

中科院植物所冻土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进展
作者:杨元合等 来源:《分子生态学》 转自:科学网自自zhuangzhuan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中长期封存的大量有机碳可能被微生物分解释放,进而形成对气候变暖的强烈正反馈。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冻土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的认识存在不确定性,尚不清楚冻土层与活动层微生物多样性的调控因素是否存在差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尺度取样获得30个3米深度的土壤剖面,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调控因素。研究发现,冻土层和活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其驱动因素存在差异:活动层微生物β多样性主要受土壤碳氮含量控制,而冻土层微生物β多样性则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和土壤磷含量。研究还发现,空间距离会显著影响细菌β多样性,但并不影响真菌β多样性。
 
该研究揭示了冻土层与活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调控因素的差异,相关结果为改进物种分布模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Molecular Ec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中科院-北京大学“率先合作团队”和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项目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冻土层和活动层微生物群落组成、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

 
     
Copyright©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话:0351-7010700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