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所概况    |   研究队伍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研究生教育    |   历史前沿   
  所在位置: 首页» 科研资讯   
  支撑平台 MORE
  精选论文推荐 MORE
  科学论坛 MORE
  学术期刊 MORE
   
 
 
科研资讯  
 
 

微生物区系分布同动植物一致
 

 

12月21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王建军、沈吉等的论文《富营养化程度改变温度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联:来自大空间尺度生态学实验的证据》。“我们首次证明微生物同样具有沿着温度梯度分布的生物区系,与经典的动植物生物区系分布相一致。”王建军表示。

生物一般具有一定的分布区,从而形成一定地域或生态位下所特有的物种。比如动植物可分为热带、亚热带等,微生物的分区是否同理可得呢?有观点认为微生物无处不在,动植物分布规律并不适用。王建军课题组选取亚热带(中国)和亚寒带(挪威)两个地区的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沿海拔梯度添加营养盐的实验方法,探讨了营养盐和温度对水体细菌分布和多样性的影响。

“我们发现,沿着温度梯度或者山地垂直气候带,细菌群落呈现规律性演替,表现为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群落与高纬度的更相似,或者高纬度低海拔地区的群落与低纬度的更为相似。”王建军说。对此,他打了个比方,中国青藏高原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天气寒冷,植被以草地为主,和高纬度、同样寒冷的北欧北回归线北部地区的植被很接近,事实上,细菌群落和植物分布的规律是一致的。

除了上述对微生物生物区系的认识外,王建军课题组还发现,中国研究区域的细菌多样性是挪威区域的2倍左右;向湖泊中输入营养盐,将会降低水体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不管是在温度较高的中国,还是温度较低的挪威。“在极端富营养化条件下,温度对细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强,而在中等温度条件下,富营养化对细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强。”王建军指出。(来源:科技日报 唐婷)

 
     
Copyright©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话:0351-7010700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